”肾炎”也许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失盐”性肾炎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就不是很熟悉了,那么失盐性肾炎到底是什么呢?
失盐性肾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功能障碍性疾病,1944年由Thorn首次报道,故又叫Thorn综合征。它是一组以严重肾性失盐为特征的某些肾脏病的特殊类型,最多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其次为肾髓质囊”性病”、多囊肾及”肾钙化”等。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慢性肾疾病的综合症,常见的病因有:
1.”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2.肾髓质囊性病变,如多囊肾。
3.”肾结核”、肾钙化。
4.双侧”肾发育不全”。
5.”梗阻性肾病”等。
(二)发病机制
肾脏间质性疾病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使其对醛固酮的反应性差,肾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减少,大量的氯化钠从尿中排出,从而产生低钠血症。其特殊性为肾小管丧失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功能远较肾小球功能损害严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肾单位损坏,而残存者须经受血浆中溶质的过度负荷,以致引起渗透性利尿作用,即产生了盐和水分的过度丧失。
(三)发病表现
失盐性肾炎的突出临床表现是低钠血症,可导致循环衰竭、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体位性低血压、昏厥、周围静脉塌陷等,病人常伴有失水、皮肤弹性差、眼球凹陷、肌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以及严重肌痉挛等。如不及时补充钠盐,病人可因失水、失盐、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引起尿毒症而死亡。失盐性肾炎血钠、血氯都降低,但血钾稍高,血尿素氮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并常有代谢性酸中毒、尿钠持续增多、尿中醛固酮排出量增加等,所以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